![]() | (四)一路發-大發工業區 | 本書共15頁 | 這是第8頁 |
四、一路發-大發工業區 | ◎蕭秀貞◎ |
大發工業區目前可說是本鄉的主要地標,而且對本鄉的經濟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,就讓我們來了解它的發展過程吧!
早期本鄉的工業是以製糖或製油的農產加工業為主,在日據時代只有發展少部分的輕工業。光復後隨著經濟建設而有製紙廠、塑膠廠、磚瓦工廠出現。本鄉因為地理位置與高雄市、屏東縣、鳳山市相鄰,交通四通八達,所以民國六十八年在經濟部工業局的策劃推動之下,在大寮村和潮寮村之間設置了「大寮工業區」。
「大寮工業區」又是為什麼改名叫「大發工業區」呢?原因是當時「大寮工業區」設置時,正好遇到經濟不景氣,工業區內的工廠有的業績不好,有的倒閉,虧本累累,於是大家就怪罪「大寮」的名稱和河洛語的「大了」(意思即虧本)同音所造成的,經濟部為了順應民意,就將「大寮」工業區改名為「大發」工業區。
大發工業區總開發面積有391公頃,其中公共設施占地79公頃,工業用地占312公頃。在早期規劃中把它區分成三區,包括綜合工業區,石化工業區及外僑工業區。在民國72年為了解決台灣地區因廢五金所焚燒出來的世紀之毒-「戴奧辛」的問題,就把石化區規劃為「混合金屬專業區」。今天工業區內因發展快速,也沒有明顯的區分,各式各樣的工廠林立,有化工廠、金屬廠、塑膠廠、電子廠、食品廠、傢俱廠等等。
為了避免工廠所排放的廢水對環境造成污染,工業區內設置有污水集中處理廠,各個工廠要先行處理廢水,使得廢水的水質達到一定的標準才可以流放入海洋。空氣污染也是一大問題,大發工業區曾在75,78年發生兩次嚴重火警,造成廢棄物燃燒,而發生本鄉鄉民抗爭事件。也因為這樣,大發工業區的防火措施相當週全,對於污染的預防也特別重視。
和其他工業區一樣,大發工業區也引進不少外籍勞工,目前工業區內廠家大約有569家,員工將近一萬人,給本鄉的居民造就不少就業機會,對本鄉經濟發展貢獻頗多。當然除了希望大發工業區能「一路發」之外,我們仍然得重視污染的防治和環境的保護,以確保鄉親的生活品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