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惜福環保-衛生掩埋場 本書共15頁 這是第13頁

飲水思飲話家鄉
一、我愛家鄉-大寮 、有趣的村名、話說眷村 四、鳳山水庫在那裡?

一、惜福環保-衛生掩埋場◎謝惠君(永芳國小教師)◎

   小傑買了一杯咖啡牛奶和漢堡當早餐,幾口吃完,手上的塑膠杯、保麗龍盒、吸管和塑膠袋,輕鬆往垃圾桶「投籃」-哇!得分!經過樓梯口,禁不起販賣機的誘惑,運動飲料鋁盒包「框!」一聲掉下來了,小傑邊喝邊想:棒球手套壞了,要修不如再買一個新的,還有阿良有最新的電視遊樂器卡匣,我也要爸爸買一份!

  這是許多小朋友典型的生活習慣和消費心態。孩子們,你數一數:不知不覺中,我們使用了多少「掩埋不能分解,焚燒釀成劇毒」的垃圾產品?塑膠、保麗龍、鋁箔包……,生活愈便利,「一用即丟」的產品就愈多。再加上喜新厭舊、趕流行的心理,你一定沒想過我們的垃圾問題有多嚴重?

   根據八十四年的統計,台灣每年製造二千一百萬噸廢棄物,可以覆蓋全島近兩公尺深,恰好把二千一百萬人統統淹沒。八十五年七月,全台灣近六成的掩埋場都已飽和,無處可去的垃圾,將引爆一場全面的垃圾大戰……,而這些危機,親愛的孩子,你是否感受到呢?

  我們大寮鄉的衛生掩埋場在山頂村水源路進去的山坡地。起初,利用山谷地形,但都已填滿,現在挖了大坑,容納我們每年每人四百零九公斤的垃圾量。如果填滿,計劃建設成綠地公園,美化我們的家園。

   掩埋場有限,垃圾卻無窮,解決垃圾問題必須回到垃圾的起源:改變生產和消費的方法,更重要的是改變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,恢復以前農業時代愛物惜福的態度,簡單的說,請你細心去觀察老奶奶的生活態度:看她的飯碗不留一粒飯粒:看她收疊空塑膠袋當垃圾袋;看她衣破再補又補,不能穿的還可以縫製成墊被……,惜福環保,從這一刻開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