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二)、無遠弗屆談交通 本書共15頁 這是第14頁

二、無遠弗屆談交通◎涂天龍◎

  本鄉的交通早期以公路為主,但是最寬的馬路也不過通行牛車而已;鐵路方面,則以當時運送甘蔗的五分車(俗稱小火車),兼做客運之用;臺灣光復後,在各級政府的努力經營下,不斷的改善、新闢、拓寬才有今天的新貌。

  目前,本鄉的交通非常發達,又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在高雄縣與屏東縣之間,所以更彰顯其重要性,每天車水馬龍,非常熱鬧。

  縱貫鐵路經過鄉內北端的後庄,可聯絡高雄和屏東,做客貨運輸之用,是本鄉聯外的主要鐵路。公路方面,要是四通八達,主要的對外交通道路有兩條,現在分別介紹如下:

  臺一線公路(俗稱省公路),這條道路在本鄉的北端,西可接鳳山市通往高雄;西北由後庄經鳥松可達仁美;東經高屏大橋與屏東相接,並且在義和村分支,往北經大樹可達旗山、美濃、內門,往南可到林園;全線交通非常繁忙,是一條重要的幹道,也是本鄉的走廊。

  鳳林公路,它是鄉內的大動脈。北邊可通往鳳山、高雄;南邊直達林園和沿海公路相接,可到東港、林邊、恆春等地;東邊經上寮村通過萬大大穚,可到屏東縣的萬丹鄉;西邊則在內坑村、拷潭村、新厝村分支,可通往大坪頂特定區、臨海工業區、中山高速公路和小港國際機場。由此可知,本鄉對外交通是多麼方便。

  至於鄉內各村相互往來及跟各商業中心聯絡的幹道,目前共有22條道路,所以鄉內交通也非常方便。而鄉民使用的交通工具,也因科技的進步和生活水準的提高而大大的提升,除了火車外,多以腳踏車、機車、轎車和客運車代步,早期的牛車、輕便車(由一人或兩人推動的臺車)、五分車等幾乎都消失了。

  另外,郵政和電信方面,也是進步迅速,由於本鄉工廠林立、人口激增、經濟繁榮,郵局在本鄉共設有大寮、中庄、忠義、大發等四處支局,對鄉民辦理各項郵政業務非常方便。電信方面,和早期用戶不普遍的情況相比,相差更大,目前幾乎每個家庭都裝有電話,根據統計,到民國八十五年十月底,本鄉電話用戶共有27672戶。

  本鄉交通便利,近年來人口激增,未來大高雄地區捷運完成後,本鄉定會更繁榮,將是大高雄地區的明日之星。